水质监测传感器类型
晚报讯 记者昨天获悉水质监测传感器,在“解决问题大行动”中,市城市管理局加大投资力度,建设惠民工程。将420余项群众所急所需问题通过主流媒体向社会公示,进行集中承诺,16万户次群众受益;建成水质预警系统,改造29处水质监测点,水质监测能力达201项,全市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%,确保了饮用水安全。
在“社区服务大行动”中,建立社区服务代表制,发挥“供水社区服务好帮手”、“排水帮您办”等196名社区服务代表作用,主动与300多个社区对接,常态化组织开展亲情化服务进社区活动,征求意见,解决难题,提供咨询、维修、安检及敬老服务,将一小时服务圈延伸至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全年进社区130场次,走访用户2.6万户,发放宣传材料8.5万份,解决吃水难298处,启动送水应急预案26次,送水115吨,进社区排水疏通3526次。
今年完成新增天燃气用户6.3万户,改造积水点120处,改建公厕220座;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,市区供热普及率达82%,提前3天“看天”供热,在寒流提早到来之时让市民暖身又暖心。 (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 记者 张译心)
污泥处理利用推广青岛经验
晚报讯 记者昨天从市排水管理处获悉,水质监测传感器我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稳定处理、沼气发电、余热回收利用水平全国领先,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拟于2016年召开现场会,对青岛经验进行推广。
据介绍,目前,我市共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23座,总处理能力170万立方米/日,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综合考评中名列前三;日产污泥约1500吨(以80%含水率计),其中市内三区5座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约700吨/日。为减少污染物排放,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,促进节能减排工作,我市团岛、麦岛、海泊河等污水处理厂致力于厌氧消化水质监测传感器的研究实践,通过降解有机质实现污泥减量,同时用产生的沼气发电供应设备运转,用发动机余热给厂区工艺和生活供热,从而达到变废为宝、绿色循环运营目的。
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处长武鹏?介绍,污泥、沼气、余热的合理处置与综合利用,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显著。以麦岛污水处理厂为例,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通过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减量、稳定和无害化处理,实现污泥减量近40%,大大节省了污泥运输和后续的处置费用;厌氧消化年产沼气约600万立方米,其中85%用于热电联产,通过发电机和余热锅炉进行电能生产和余热回收,产生的电能供厂区生产自用,全厂电耗60%都来自沼气发电,全年沼气发电量为九百多万千瓦时,以青岛市居民每户年均用电量1200度计算,相当于7000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。
(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 记者 张译心)